多地官宣加入氢能产业发展大军 行业尚未形成全产业链与合力

2022-08-17 00:29:01

FP http://www.fpmarkets-yyds.com

  近期多地加速布局氢能产业链。

  6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3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力争达到2500辆,构筑起涵盖燃料电池汽车及车用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协同的自主研发产业体系,引进国内先进企业8-10家,氢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唐山发展氢能至少有两个优势,第一,氢能的储存对于低温高压容器的要求非常高,唐山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具有原材料优势;第二,唐山产业结构偏重化,是能耗大市,在能源约束和环保压力的背景下,唐山大力的发展氢能源,可以有效的缓解其资源环境约束。”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随着3月份氢能“顶层方案”的出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深圳、河南、江西、成都等超30个省市发布涉及氢能的规划和政策。

  胡麒牧表示,“地方出台氢能产业发展方案,一方面是对于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一个落实,另一方面当前经下行压力较大,各地发展氢能产业可通过政府主导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规划出台以后,从事相关能源业务的央企已经启动了,相关央企按照业务链条制定了氢能的发展规划,这是通过市场机制来推动产业的发展。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当地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配套,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这是需要地方政府去投入和作为的,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也有这个责任”。

  政策密集发布支持氢能发展

  地方加速布局氢能产业链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深度“脱碳”战略,氢能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氢能做了15年长远规划、制定了三个五年维度的发展目标。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氢能利用技术不断成熟和成本逐步降低,氢能行业商用时代已经逐步到来,加上氢能本身的绿色环保以及产业链带动作用,对于氢能产业的加快布局就成为各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用能转换,乃至城市发展模式转换的重要议题,因此多地政府发布发展绿氢方案既是对于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具体落实,也是基于地方经济发展与环保事业的应然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在氢能顶层政策出台后,6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又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再次加码支持氢能发展,绿氢规模化应用正在成为政策层面鼓励的方向。推进化工、煤矿、交通等重点领域绿氢替代。推广燃料电池在工矿区、港区、船舶、重点产业园区等示范应用,统筹推进绿氢终端供应设施和能力建设,提高交通领域绿氢使用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唐山发布的《方案》中,特意对“绿氢”做出了明确规划。该方案提出2025年前,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发展规模化绿色制氢,依托大唐国际、国能集团、华润电力、省建投等重点企业在开平区、丰润区、海港开发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同时,全市新增10万千瓦以上光伏项目配套建设制氢工厂,作为区域氢源补充。

  光大证券表示,按照《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2025年目标绿氢制氢量10万吨/年-20万吨/年,以及我国氢气总需求20万吨/年-40万吨/年测算,绿电制氢占比将达50%,绿氢占比的显著提升有望推动相关产业链迎来快速发展。

  对于我国氢能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国石油与天然气集团高级工程师陈畅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氢能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绿色等特点,其燃烧热值远高于其他燃料,燃烧产物只有水,是目前最有潜力替代传统化石资源的“未来”能源之一。在全球向低碳、绿色转型的“第三次能源革命”大背景之下,以氢能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都在氢能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作为一个能源大国,氢能在其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预计在2049年将达到10%,可以实现7×108t(CO2)的减排,由此可见,氢能的发展既是满足中国能源需求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氢能的发展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能否引领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关键因素。

  氢能产业发展正当时

  企业投资热情高涨

  在政策支持下,企业投资氢能产业热情高涨。年初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国企均已加速布局氢能产业。其中,中石化明确提出,要将中石化打造成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在制氢、用氢和加氢全产业链上全面布局。隆基股份、阳光电源等光伏企业也设立氢能子公司,布局绿氢产业。

  中国能建5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氢能发展方向主要是绿氢,即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公司所属中能建氢能源公司作为公司氢能业务发展平台,将全力抢抓氢能行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机遇,积极加快市场布局,加强与国内外技术领先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形成公司氢能业务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创新研发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拳头产品,致力于成为氢能产业一体化方案提供商、投资商。

  上海电气亦表示,公司十分看好氢能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制定了氢能技术行动路线,在绿氢领域公司将重点发展新能源与电解水制氢技术融合,电解水制氢与CCS结合制甲醇等,致力于低成本绿氢技术开发,形成“源网荷储氢”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豫能控股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加快能源转型步伐,进一步减低火电业务比重,紧抓河南省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契机,推动风电、光伏装机快速发展,成为河南省清洁能源领跑者。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智慧高效为标杆,积极探索新型储能、氢能、数字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胡麒牧表示,“现在是布局氢能的好机会。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现在到了部署实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更多需要的是一些市场资源的调配、财税政策的完善,以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何去深入研发,寻找落地项目等等”。

  柏文喜建议道,“氢能相关政策出台后,氢能制取、存储、交易、分销以及氢能动力设备的研发制造产业链都是值得关注的,相关产业链会呈现新的能源革命式的产业重构下的快速发展”。

  行业挑战仍存在

  尚未形成全产业链与合力

  尽管我国从“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方针,但我国氢能行业总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在终端能源消费量中占比仍然很低。受限于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氢能行业尚未形成全产业链与合力,未能全面推动生产生活进步。

  陈畅畅认为,当前我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氢能关键材料及设备零部件要求苛刻、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一些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所垄断。如PEM制氢技术中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目前美国杜邦公司的Nafion全氟磺酸膜在全球市场具有超过90%占有率,技术突破难度大。另外,电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绿氢大规模生产的最有希望的途径,但其成本过高,主要由电价导致,短期仍无法完全替代碳排放量较高的化石燃料制氢。目前电解水制氢在我国氢能源结构中占比不到2%,短期内仍需依靠煤制氢来保障氢能行业的供给。

  “受限于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状况,制氢端与用氢端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和空间错位性,尚未形成完善的氢气存储和输运网络渠道。我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而具有大规模用氢需求的则主要是经济发达及人口密集的东南地区。此外,较之于石化能源产业,氢能属于新兴能源,目前缺乏相应基础设施整体布局。例如城市加氢站、输氢管道、工业副产氢纯化系统等支撑设施严重不足。因此,目前氢能全产业链体系上下游难以形成有效联动,尚未健全。”陈畅畅进一步说道。

  “当前用氢端需求关注方向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氢燃料电池及其交通载具方面,目前成熟度偏低、规模不大。而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在传统能源密集型产业及新型氢能应用场景中,需求尚未得到全面开发。”陈畅畅建议道,氢能技术标准不完善,涉及氢品质、储运、加氢站和安全等内容的技术标准较少。例如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液态储氢、工业用绿氢等新型氢能领域的技术工艺、装置设备及生产运营环节,急需一套健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以此来规范氢能行业市场健康发展。

  在柏文喜看来,“目前我国氢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个氢能产业链和发展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氢能制取还是储运分销、氢能动力及相关设备等都还有待应用级的技术和产品与工艺的推出并在性价比方面取得明显优势,这是我国当前氢能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挑战”。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五常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热点新闻、国际资讯、生活百科、房产家居、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五常百事通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