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入局催热数字藏品市场 炒作盛行谨防当韭菜

2022-09-02 20:31:01

积水潭医院 建档 https://www.xiaomaiyunbao.com/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

“出于人道主义发个最后的公告。很遗憾由于经营不当跑路。各位韭菜好自为之吧。感谢各位一个月的付出。”6月6日,一张载有上述内容的截图在数字藏品圈疯传,而截图背景与数字藏品平台天穹数藏APP首页极其相似。《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当日下午,天穹数藏APP便发布一则公告称,图片为恶意造谣平台跑路的PS图片。

尽管天穹数藏APP澄清速度飞快,以至于流言暂止,但继而引发的争议及讨论,也不得不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火热的数字藏品。

火爆出圈

数字藏品概念源于国外大热的NFT(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契约的数字化凭证。

数字化领域专家袁帅表示,圈内有个说法叫作万物皆可NFT化,最突出的代表便是数字藏品。数字藏品是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简单来说,无论是图片、音乐、视频,还是其他数字信息,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加密,从而成为数字藏品,并使这件藏品具有唯一、不可复制、可追溯等特点,这就使得收藏数字藏品与收藏一件真实藏品等同。

在国外,2021年初,数字艺术家Beeple将自己曾经创作的数千张画作组合成为一幅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在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6934万美元的天价。

在国内,2022年初,齐白石《群虾图》数字藏品以30万元成交,99美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售出当天被抢购一空,每款限量8888份的奥运云徽章数字藏品一上线同样如此。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数字藏品圈已屡见不鲜。3月中旬,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首款数字藏品——“天下妈祖”(盲盒)正式上线发行,6000份藏品上线5分钟即售罄。4月中旬,川观新闻联合腾讯安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益首发“物物相生”主题数字藏品,将三星堆文物与四川珍稀动物相结合,6000份数字藏品刚上线一分钟就被瞬间抢空。

在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看来,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催生的新事物,在推崇“去中心化”的年轻人认知中显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当数字藏品与各种潮流文化元素结合后,的确能够满足一些用户的社交、文化和审美需求,因此数字藏品有相当的合理性,不完全是泡沫。

袁帅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数字藏品诞生,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接受数字藏品,并参与到一些基于数字藏品的商业活动中,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数字藏品将会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一件商品,或者说是一种社交货币,数字藏品的各类玩法也将会变成营销方式的新潮流。

巨头入局

据信达证券研报,数字藏品已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今年1月,数字藏品登上百度热搜第十位,随后其百度指数飙升。陀螺研究院发布的《数字藏品应用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数字藏品交易市场将在2~3年间达到500亿到800亿元。

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者热度高涨,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入局者。其中,不乏阿里、京东、腾讯、小红书等互联网巨头。

夏海龙对记者表示,大平台入局很显然是行业前景的积极信号,能够极大带动创业者入局,也能吸引更多用户消费。此外,大平台的规则、玩法具有明显的标杆效应,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炒作投机风气。

其中,阿里和腾讯是国内较早入局数字藏品的互联网巨头,前者早期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发行数字藏品,后者则通过APP幻核进行藏品的发售。除此之外,网易星球数字藏品、京东的灵犀、百度超级链、Bigverse、唯一艺术、数藏中国等都是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数字藏品平台。

根据新知榜的统计数据,2021年,阿里通过鲸探累计发行了40余套数字藏品,发行总量达到300万份左右,销售额超4000万元。腾讯的幻核累计上线13款数字藏品,发行总量约为3万份,销售额约为200万元。

袁帅分析认为,国内最早布局数字藏品的就是阿里,如今B站、腾讯、阿里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均已开始布局NFT,并推出了相关平台。伴随着数字藏品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数字藏品正在被更多国内传统的企业和知名IP所接受,数字藏品与IP联合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市场呼声此起彼伏,数字藏品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市场营销解决方案。数字藏品将带动优质IP的价值重估,引领数字风潮,数字藏品可以锚定虚拟资产的价值,有助于推动内容资产价值的重估。企业如果用好数字藏品这张牌,是能够帮助品牌拓展新的营销空间的,同时也能以最新的互动方式影响消费者的认知。

风口还是泡沫?

不过,火热的行情也使得一部分投机分子出现,开始疯狂炒作数字藏品。

袁帅对记者表示,不得不说的是目前数字藏品市场虽然火爆,但鱼龙混杂,投机炒作之风盛行,虽然众多企业纷纷发声布局进军数字藏品市场,但似乎想明白了“怎么用、如何用”的寥寥无几。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下数字藏品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还是空白,如果数字藏品行业领域不受监管,则有很大可能沦为资本洗钱、企业逃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这为投机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弊端。

例如,在数字藏品交易平台iBox上,一款名为《NFT大闹天宫》系列的数字图片藏品非常火爆,其实发行价只有99元,限量2000份,经过一轮又一轮价格上涨,最新价格已经上涨至26645元,其中大闹天宫筋斗云数字藏品价格已经高达62666元。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一件名为“3d猿之ape”的数字头像被炒作到3000元,而这款藏品的起拍价为100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数字藏品的本意是利用数字藏品来激励网民创作数字艺术品,利用NFT来赋予创作者产权,以艺术品出售收入来激发网民的创作热情。但在现实中,大多数数字藏品的炒家只关注稀缺性,忽视数字藏品本身的价值。大部分炒家买入NFT数字藏品的唯一动机是卖给下一个人,数字藏品二级市场交易有可能成为一个“击鼓传花游戏”。

同时,他表示,NFT不能完全杜绝复制行为。数字藏品不能代码复制,但数字藏品可以仿造。比如一个虚拟头像很值钱,因为NFT我们不能复制文件,但我们可以对图片进行截图,截图后在头像上增加一个相框,然后和NFT对应,再卖出去,这就使得NFT下的数字藏品稀缺性很难确立。

夏海龙表示,数字藏品二级市场主要来自目前用户普遍存在的转售牟利心态,虽然绝大部分正规的藏品平台都明确禁止藏品转售行为,但依然有大量用户出于投机、炒作目的违反平台规则进行私下交易,可见数字藏品行业也存在一定泡沫。

夏海龙认为,目前数字藏品的定价与发行方IP的知名度或影响力明显成正比,相比有限的发行数量,用户需求显然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优质藏品注定会获得更高的用户定价。从避免炒作的角度看,一方面平台应该完善藏品发行数量、定价机制以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用户间交易机制同样是催生炒作的重要因素,而且往往更容易滋生诈骗、黑客等违法行为,若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更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数字藏品行业显然也将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对于国内数字藏品的一些乱象,盘和林建议,从国家层面要加强监管,完善立法,NFT技术是一种工具,要利用工具的特点,可以将NFT技术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结合,进行合理的利用。但仅仅依靠国家监管是不足的,投资人自身也要对数字藏品价格炒作保持警惕,拒绝当“韭菜”被人收割。

责任编辑:张靖笛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五常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热点新闻、国际资讯、生活百科、房产家居、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五常百事通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